文章详情

取消

热门搜索

27元中医辩证调理 中医施治 内外兼理
188元中医胃肠调理 调治胃痛
128元女性暖宫调理 调经养颜/暖宫养血/温肾

中药调理身体需要注意什么?

人气:0 时间:2015-10-08 14:47

  现在人们的养生意识开始慢慢增加,中药通过调理五脏达到养生目的的理念越来越受欢迎,那么通过中药调理身体需要注意什么?深圳老中医告诉你。

中药调理

  医生开药

  中药的副作用虽然比西药小,但是也不能擅自用药,需要到正规中医院,由医生开具处方。中医调理要辨明个人体质,不同体质用药不同,相同体质不同生活习惯的患者用药也不同。所以中医提醒,服药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。

  喝药的时间

  将一剂中药煎煮2次的药液混合,分别于早晚服用,是为中药一日两次的用法,如果是一日三次则分为三分。上午9点和下午3点左右,是机体吸收药物的好时机,所以此时服用中药较佳。不过,如果上班时间紧凑,也可以将服药时间调整至早晨和晚上。

  不同药性的中药,讲究不同的服药时机。一般而言,治疗虚症和肠胃病的,应在饭前30-60分钟服药。而治疗心肺病和其他一般疾病,则通常在饭后15-30分钟服用为佳,以避免药物对肠胃产生刺激,减少副作用的产生。补益药和泻下通便的药物则宜饭前空腹服用(其中通大便的药物,如大黄、火麻仁等,宜在清晨和白天服用,避免在睡前和夜间服食)。驱虫药也应在早上空腹服用;而治疗外感疾病和头面部疾病的中药,在饭后半小时左右服用为佳。助消化或对肠胃有刺激的中药,也应饭后服用。而安神药则应在睡前服用。

  喝药的温度

  传统的中医理论,对于服用中药的温度非常讲究。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“温服”,即药汤煎煮后立即滤出,在常温下晾至30℃-37℃时再喝。而丸、散一类的中成药也应该以温开水送服;属于解表、发散风寒的中药,才应该“热服”,并且可在服后吃些热稀饭、热水,以助药力;而止吐、解毒、清热的药,则应该“冷服”,以免引起刺激。在喝中药时,除了医生有特殊提示外,基本上掌握“寒者热之,热者寒之”的原则就可以了。

快速预约通道

  • *必填
  • *必填

预约须知:

1、网络预约,优先就诊;

2、提交预约后,5-10分钟内客服将会与您联系,确认预约详情,请耐心等候。

分享到:

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
发送
给朋友
分享到
朋友圈
分享到
手机QQ
知道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