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骨性关节炎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。随着老龄化化社会的进程,骨性关节炎更加突出。据报道,美国约4000万人患关节炎,其中骨性关节炎占43%,65岁以上人群中90%的女性和80%的泌尿外科患有骨性关节炎。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老年性骨关节炎,减轻患者痛苦,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当今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。
关节软骨损伤与年龄和运动量成正比,年龄越大,积累性损伤越多,关节软骨退变程度越重。尽管关节软骨的耐磨性能较强,但抗撞击的能力较差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关节软骨退变,含水量减少粘弹性降低,抗撞击和抗磨损性能力下降。软骨损伤后,对机械性、积累性、反复和微小撞击的抵抗能力下降,可加重软骨关节的退变,导致软骨表面或深层损伤,由此形成恶性循环,使症状进一步加重。老年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?首先是膝关节疼痛,表现在上下楼、下蹲后起立时加重。由于关节软骨剥脱、软骨下骨裸露后,受到压力或机械性刺激,行走时可突然出现突然腿软或马失前蹄样突然跌跤。查体时阳性体征有:膝关节内、外翻畸形的髌骨半脱位,膝关节呈“O”型腿或“X”型腿,特别是体形肥胖者更明显。由于髌骨软骨磨损,软骨下骨裸露,压力刺激反射性的引起股四头肌痉挛,髌骨推移活动受限,髌骨研磨试验阳性。滑膜增生肥厚、充血水肿,嵌入关节间隙,可发生半月板磨损破裂,半月板损伤的程度与软骨损伤的程度成正比。软骨与半月板损伤两者互为影响。行走时突然卡住,发生绞锁症状,每绞锁一次,就加重一次软骨的损伤。
骨性关节炎的病因仍在进一步研究之中。目前认为与老龄因素、机械磨损撞击、免疫反应、自由基、骨内压增高和细胞因子等因素有关,前两项是已确认的相关因素。骨性关节炎可发生在任何一个关节,常见的关节是膝、髋、踝、肩、腕、肘、和指等关节,但以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最为常见。
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分为3个阶段,第一阶段以保守治疗为主,口服中药、消炎止痛和维骨力等药物,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纳等药物。第二阶段保守治疗无效时就积极进行关节镜检查手术治疗;第三阶段当关节软骨破坏较严重,间隙严重狭窄时,建议进行人工关节表面置换术。
关节镜手术进行检查的同时也可以施行治疗。关节镜检查可发现骨性关节炎均有不同程度的半月板磨损,半月板损伤表现形式各异,股骨髁软骨呈凿石板样损伤,半月板前角磨损呈束状撕裂。半月板损伤、松动,直接刺激滑膜,引起疼痛。对有绞锁症状的半月板损伤,应剪除游离的半月板瓣,边缘用射频汽化修整残端,可采用射频皱缩修整,使束状损伤创面平整,必要时进行缝合手术,手术后适当制动,仍可避免半月板切除。半月板对防止软骨损伤具有重要的作用。半月板前角血运相对较好,有愈合的可能,原则上尽可能保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