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详情

取消

热门搜索

27元中医辩证调理 中医施治 内外兼理
188元中医胃肠调理 调治胃痛
128元女性暖宫调理 调经养颜/暖宫养血/温肾

中医认为胃病有哪些症状?

人气:0 时间:2016-01-12 17:23

  人们认为胃病就是胃疼、胃炎、胃溃疡等疾病,但是在中医里因为导致胃病的原因不同,而把胃病分为几种,且与西医中的概念有明显的区别。你了解这些吗?一起和深圳胃肠病医院的医生一起了解一下。

  一、胃火上升

  指胃热化火,出现口腔炎症的病理。如口臭,牙龈肿痛,甚或牙龈出血等。

  二、胃热

  指胃受了邪热,或过食煎炒燥热的食物,出现口渴,口臭。易饥嘈杂,小便短赤,大便秘结。胃热化火时,则见口腔糜烂,牙周肿痛等。参见“胃火上升”条。

  三、胃阴虚

  指胃的阴液不足。多由胃火炽盛,脾胃湿热,或热性病热盛伤津,均可损耗胃的阴液,引起胃阴虚。主要症状有唇燥口干,喜饮,饮食减少,大便干结,小便短少,甚则干呕呃逆,舌中心绛干,脉细数等。多见于慢性胃炎,胃神经官能症,消化不良,糖尿病,以及热性病恢复期。

  四、胃气不和

  或称“胃不和”。指胃阴不足,邪热扰胃;或食滞胃中,影响胃气的降纳,出现厌食,泛恶,不寐,大便失调等症状。

  五、胃气虚

  指胃的受纳和消化水谷功能虚弱。主要症状有胸脘痞闷,不思饮食,或食不消化,甚则食入反吐,大便稀烂,唇舌淡白等。

  六、脾胃虚寒

  主证胃痛隐隐,泛吐清水,喜暖喜按,神疲乏力,四肢欠温,舌淡苔白,脉细缓无力。

  脾胃虚弱,寒气凝滞,故胃痛隐隐;中阳不运,水饮停聚,故痛不甚而珐吐清水,喜暖喜按;脾阳虚故四肢欠温,神疲乏力,舌淡、脉细缓无力。

  七、胃气不降

  胃气以通降为顺,如因饮食所伤,胃火冲逆或痰湿阻滞等原因,均可导致胃失和降,甚则“胃气上逆”。主要症状有不思饮食,胃部胀满,嗳气,呃逆,或胃脘疼痛,呕吐等。

  八、食滞胃脘

  指饮食不节,滞留胃脘,不能消化,出现上腹胀痛,嗳腐,呕吐,厌食,舌苔厚腻,脉滑等症状。多见于消化不良,胃炎等。

  九、肝气犯胃

  指由于肝气偏亢,过于疏泄,影响脾胃,以致消化机能紊乱,或称“肝气犯脾”。临床表现,一方面出现肝气症状,如头眩,胁痛,易怒、胸闷,小腹胀,脉弦等。一方面出现脾胃症状,如胃脘痛,吐酸,厌食,腹胀,大便泄泻等。

  十、脾胃湿热

  指湿热内蕴脾胃。主要症状有身目俱黄,腹胀脘痞,饮食减少,恶心,倦怠,尿少而黄,苔黄腻,脉濡数。多见于黄胆型肝炎或其它急性肝胆疾患。有些皮肤病如湿疹,脓庖疮等也和脾胃湿热有关。

快速预约通道

  • *必填
  • *必填

预约须知:

1、网络预约,优先就诊;

2、提交预约后,5-10分钟内客服将会与您联系,确认预约详情,请耐心等候。

分享到:

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
发送
给朋友
分享到
朋友圈
分享到
手机QQ
知道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