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,人们对生命和健康的认识,由原来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成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。我们也要从研究"人患的病"转化为研究"患病的人",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更多的是预防疾病,防患于未然。中医体质学说认为,人的体质是可分的,这无疑使得个体化治疗和预防成为了可能。20世纪80年代中期,前苏联学者布赫曼通过研究提出,除了健康状态之外,人体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,即亚健康状态,也就是没有得病以前的状态。
我们通过体质养生,不但要知道我们生病了应该怎么吃,怎么养,还要知道患了同一种疾病,不同的人吃法、养生方法都是不同的。
阳虚是亚健康状态的一种,说到养阳,就必须提到阳虚。我们所说的阳虚体质,指的就是由于阳气不足,失于温煦,以形寒肢冷等虚寒现象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。什么意思呢?就是我们体内的小太阳缺少光和热了。那么,我们体内生发阳气的小太阳跑到了哪里?
 
大家都知道,万物生长靠太阳,太阳给予了我们生命,给予了我们能量。太阳所产生的能量,以辐射的方式不断地向宇宙空间发射,所以太阳才成为地球上光和热的主要来源。太阳每时每刻都在向地球传送着光和热,有了太阳光,地球上的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。
植物的叶子大多数是绿色的,因为它们含有叶绿素。叶绿素只有利用太阳光的能量,才能合成种种物质,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。同样的,我们的机体要是没有了阳气,就像我们的地球没有了太阳一样。我们的机体失于温煦,体内产能不足了,热不够了。
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里说:"阳气者,若天与日,失其所,则折寿而不彰;故天运当以日光明,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。"讲的意思就是,古人把阳气比做天空与太阳的关系,如果天空没有太阳,那么大地就是黑暗不明的,万物也不能生长。所以天地的运行,必须要有太阳。
同样猫理.人身的阳气,要调和才能发挥它的防护功能,不然就会招致病邪侵入。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里还谈到"阴者藏精而起堕也,阳者卫外而为固也",就是指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靠的就是阳气。在中医里又叫"卫阳"。卫就是卫兵、保卫的意思。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,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,负责抵制一切外邪,保卫人体的安全。所以阳气为一身之根本,养阳也是养生保健的根本。
阳虚体质所表现的寒,主要表现在三方面。前列种是卫阳不足,主要表现为身体怕冷,怕风,四肢怕冷,甚至腰背怕冷等一系列寒的现象。下面举个例子:
一位女同志,今年65岁,身体各方面都还不错,每年到医院体检也没什么不好的,各项指标都挺正常。但就是全身怕冷得厉害,厉害到什么程度?厉害到我们无法想象的程度。夏天的时候我们穿短袖,穿裙子,穿短裤,她穿什么?穿了七件衣服,从内到外秋衣两件、毛背心一件、毛衣两件、外衣一件、羽绒服一件,脚上还穿着棉鞋、棉袜。还怕风,怕空调吹,裹得严严实实的。
这就是典型的阳虚体质,主要表现在阳气卫外功能不足,也就是卫阳不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