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详情

取消

热门搜索

27元中医辩证调理 中医施治 内外兼理
188元中医胃肠调理 调治胃痛
128元女性暖宫调理 调经养颜/暖宫养血/温肾

茯苓是痰湿体质人群的较好良药

人气:0 时间:2013-07-17 17:21

  茯苓,可以说是我们常常能吃到的食物,老中医指出茯苓对于痰湿体质的人来说是较好的药食同源的佳肴。茯苓利水渗湿、健脾、化痰,而且还宁心安神。

  熊先生住在深圳市南山区,39岁,身体一直很好,但是最近单位体检,发现血脂偏高了。没查吧没事,一查发现有问题了,他自己就重视了起来,琢磨自己的身体,的确发现身体有些变化。比如头发变少了,一梳头就掉得厉害,还发现自己打呼噜变得厉害了,只要一躺下,睡着了就呼噜声震天。发现下眼睑也轻微地有些肿了。

  以上案例就是典型的痰湿体质,偏于疾阻气道。从疾病与体质的角度来看,疚湿体质是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血糖等代谢性疾病的共同土壤,现在只是血脂高了,但要及时治疗,调体,防止血压、血糖升高。可以用我自拟的化疾祛湿方来调整疾湿体质。

  深圳五洲中西医结合医院老中医支招:有时吃些茯苓饼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。茯苓饼是用茯苓霜和精白面粉做成的薄饼,中间夹有用蜂蜜、砂糖熬熔拌匀的蜜饯松果碎仁,其形如满月,薄如纸,白如雪,珍美甘香,风味独特。

 

  关于茯苓饼的制食法,早在800年前的南宋《儒门事亲》中就有记载:茯苓四两,白面二两,水调作饼,以黄蜡煎熟。不过这种蜡煎的饼并不好吃。待到了清初,有人提出“糕贵乎松,饼利于薄”的主张,于是,后来的饼就越来越薄。

  乾隆时山东孔繁台家制的饼“薄若蝉翼,柔腻绝伦”。还有“秦人制小锡罐装饼30张,叫做‘西饼’”,也是很薄的。继而,人们又不满足于其淡而无味,随后便加了用多种果仁、桂花和蜂蜜调制的甜馅,即用两张饼合起来,中间夹馅的茯苓饼。这种茯苓既桂香浓郁,又营养丰富,且有安神益脾等滋补之功。

  相传,有一次慈禧太后得了病,不思饮食,厨师们绞尽脑汁,选来几味健脾开胃的中药,发现其中产于云贵一带的茯苓,味甘性平,且有益脾安神、利水渗湿的功效。于是,以松仁、桃仁、桂花、蜜糖为主要原料,配以适量茯苓粉,再用上等淀粉摊烙成外皮,精工细作制成夹心薄饼。慈禧吃后,很满意。并常以此饼赏赐宫中大臣。因此,茯苓饼更是身价百倍,成为了当时宫廷中的名点。后来,这种饼传入民间,成为京华风味小吃。

  现今北京的茯苓饼,就是继承了由清宫御膳房流传出来的传统制法,并经在用料和加工上不断改进而制作出来的。那每张极薄的饼皮,宛如馅料的包装纸,且饼皮外表的模印图案清晰,精美别致,更富有艺术性。因而,以其质佳味美,驰名全国。

  茯苓改良痰湿很有效,但茯苓饼毕竟含有砂糖、蜂蜜,痰湿体质者不宜多吃,尤其是糖尿病人更不适宜。现代研究发现,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,能增加尿中钾、钠、氯等电解质的排出,有镇静及保护肝脏、抑制溃疡的发生、降血糖、抗放射等作用。

  《奉亲养老书》中有一个药膳,茯苓鸡肉馄饨。现代的做法,是用茯苓50克,鸡肉适量,面粉200克制作。茯苓研为细末,与面粉加水揉成面团,鸡肉剁细,加生姜、胡椒、盐做馅,包成馄饨。煮食。茯苓补脾利湿,鸡肉补脾益气,姜、椒开胃下气。用于痰脾胃虚弱、痰湿困脾的。还有《圣惠方》里的茯苓麦冬粥,用茯苓15克、麦冬5克,粟米100克制成。粟米加水煮粥;二药水煎取浓汁,待米半熟时加入,一同煮熟食。这都有良好的祛痰除湿功效,特别适用于痰湿体质偏于痰湿内蕴和痰湿困脾的人。

 

快速预约通道

  • *必填
  • *必填

预约须知:

1、网络预约,优先就诊;

2、提交预约后,5-10分钟内客服将会与您联系,确认预约详情,请耐心等候。

分享到:

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
发送
给朋友
分享到
朋友圈
分享到
手机QQ
知道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