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行学说通常是指宇宙间的事物由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种元素组成,五种元素生克制化,形成生生不息的循环系统。中医学的五行概念,旨在说明人体结构的各个部分,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,属医学科学中的哲学概念,与纯粹哲学概念不同。
中医五行的金木水火土是人体所需要的五种不同的能量场,古代因为科学还没有发展,所以古人认识局问题,不懂如何解释,只好用金木水火土这些玄玄的东西来解释。
一般来说,当一个人的人体阴阳五行不平衡时,如偏枯,或太过,或不及,或相互克战,一般都会产生灾难或者疾病。如金太过,比如克木太严重,一般容易得肝病,如没有水来解救,那么很容易得肝癌。
但木太过,也同样得肝病,因为肝过旺,泄水太过,从而金跟着被泄,那样木没有受制,导致肝火旺盛,所以容易得肝炎。因此,治疗肝病的时候,古代先贤就谈到乙癸同源。也就是调整肾功能,可以达到治疗肝病的目的。因为肾属水,水可以生木,母强则子壮。金能够生水,水却可以灭火。所以,有经验的医生,治肝病一般都会先调整肾动能。
如糖尿病,尿毒症这些麻烦的慢性病,如果从医学角度来说是比较难弄明白根源的,但是如果从阴阳五行的角度来说,则相对比较容易,这些大多都是人体五行火旺水弱所导致,因此调整肠胃和肾功能,自然可以达到治疗这些疾病的效果,因为土可以泻火,而脾胃属土。肾属水,肾功能强了肾气自然旺了,因此就可以降火,火一降,那些毛病自然大好转了。高血压也差不多,都是火过多所导致。
一个人如果先天五行不流畅,或者不平衡,本身就已经埋下疾病的隐患,又不注意调理和弥补,那么一般都会产生疾病或者其他意外或者灾难。因此,先天五行固然总要,但后天五行也不可低估。
中医五行学说应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方法,将自然界的有关事物或现象也进行了归属,并与人体脏腑组织结构的五行属性联系,把人体与自然环境统一的起来,反映了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相互收受通应关系,对于一些疑难杂症,治疗起来会有不错的效果。推荐阅读:深圳有没有比较好的中医
预约须知:
1、网络预约,优先就诊;
2、提交预约后,5-10分钟内客服将会与您联系,确认预约详情,请耐心等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