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说冬季是进补的好时机,许多人都抓住冬季来进补。深圳中医院郭老说,冬季进补是民间的习俗,但不当的进补会使得我们在养生之路上走远,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进补方法,才能达到保健强身的目的。冬季进补的五大误区,大家需要知道。
【冬季进补五大误区】
误区一:补不对症
根据各人的体质来选择补品和进补方式,在进补之前应先了解自己的体质。有的老百姓不辨体质,看到别人进补什么自己也跟风,或者根据个人想象给自己下结论,结果往往达不到进补的效果。
中医把人的体质分为九种:有平和质、阳虚质、阴虚质、气虚质、痰湿质、湿热质、气郁质、血瘀质、特禀质。而这个体质往往不是单一的,常常是几种体质的混合,如可能既有阳虚,又有气虚,同时还有痰湿症。这就和单纯的阳虚或气虚的进步法不同。辨证错了,很有可能导致后面进补医治的错误。
误区二:进补过急
很多人进补大餐。可大餐过后,却常又觉得肠胃不适。于是有的人便认为自己虚不受补,放弃了进补计划。其实问题不在于进补的食物上,而在于进补的方法不对头。冬季进补时,**先做引补,调整好脾胃功能,为大补做好准备,这样就可以避免进补的不耐受反应,使得进补事半功倍。
误区三:服法不当
尽管药食同源,药材可以制作成食物入膳,但药材也是药,进补要遵循服药的原则,不能用浓茶送药,如吃人参、花旗参喝浓茶等。同时也要注意中药的“十八反”、“十九畏”,以免药物相互作用,给人体带来伤害。
误区四:忽视食补
俗话说,“药补不如食补”。很多老百姓重视进补的方剂,而忽视了日常饮食里,也有很多效果上好的进补材料。如羊肉是治疗气血两亏的上好食品,雪梨则可以滋阴润燥,是养阴的好帮手等等。药补在于扶正,食补在于养生,两者不可或缺。
误区五:剂量欠妥
进补的药材,必须遵循的量要少,持续时间长的原则。例如:人参每人每次不超过5克,每周服1~2次。阿胶每人每次不超过10克。剂量小了不奏效,剂量大了则会出现副反应。如有的老百姓喜欢一次用药材较多,导致出现“上火”,也有的老百姓每次吃一点,全家人一起用。有个老人家,听说黄芪补气,每次煲汤,不管什么汤,都要放两片黄芪,然后煮上4升水,全家人一起喝两天。这样的用法起不了什么效果。
深圳中医院名中医馆郭老说因为人的年龄、性别、体质不同,进补会有所差异。如热症或阴虚之人,忌吃温热性食品。寒症的人或阳气不足者,忌吃寒凉性食品。小儿体质娇嫩,选择原料不宜大寒大热。小儿体质娇嫩,选择原料不宜大寒大热。老人多肝肾不足,用药不宜温燥。
预约须知:
1、网络预约,优先就诊;
2、提交预约后,5-10分钟内客服将会与您联系,确认预约详情,请耐心等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