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详情

取消

热门搜索

27元中医辩证调理 中医施治 内外兼理
188元中医胃肠调理 调治胃痛
128元女性暖宫调理 调经养颜/暖宫养血/温肾

中医文化之中草药谚语

人气:0 时间:2015-05-05 17:17

  从神农氏尝百草到现在,中医文化在我国得到了发扬和继承,在中医药史,还有许多有趣的中药谚语。这些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、医药工作者的一些经验,通过群众口耳相传而形成的。今天名中医馆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有趣的中医文化之中草药谚语。

中药谚语

  “采药贵时节,根薯应入冬;果实应初熟,种子老熟用;茎叶宜在夏;花采舍苞中;采集要合理,资源永利用”;

  “解表草药路边坡,利湿草药湿地多,清补中药深山谷,通络藤本密林窝”;

  “春秋挖根夏采草,浆果初熟花含苞”。

  以上这些谚语总结了各种中草药采集的较好时间与较好地域。

  “三月茵陈四月蒿,五月六月当柴烧”

  “知母好刨,就怕拔毛”

  “ 春采防风秋采蒿,独活开花质量高”

  “秋冬采集满山红,立夏玄胡找不到”

  “知母黄芪随时采,唯有春秋质量高”

  “悬崖石壁找卷柏,阴湿地方有贯众”

  “半夏南星溪边长,车前葶苈路边寻”

  “ 粗皮横纹菊花心,不问就是西洋参”

  “ 知母不净毛,吞下一把刀”

  “揍打苍术,火燎升麻”

  这些中草药采集的较好时间、地域、鉴别特征与应注意的问题。

  “细辛不过钱,过钱命相连。”提示我们临证不可贸然大量应用细辛,一般不宜超过1钱。

  “有毛能止血,有刺善祛风,肿节治跌打,粘潺拔毒功,藤茎黏风湿,中空消水肿,花叶能升散,籽实专下行,麻辣治蛇咬,芳香功止痛,酸涩可收敛,甘味补气雄,苦寒泻火热,辛辣善温中,咸味能软坚,质重能镇静”,这段谚语指出了中药形状、性,味与治疗作用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。

  “三月三,荠菜当灵丹”;

  “识得千里光,全家不生疮”;

  “家有地榆皮,不怕烧脱皮,家有地榆炭,不怕皮烧烂”;

  “若要睡得好,常服灵芝草”;

  “知母贝母款冬花,止咳化痰一把抓”;

  “经常吃山楂,降脂又降压”;

  此类谚语甚多,把一味药物的主要功用与价值,描述的形象生动、妙趣横生,使人容易记忆。

快速预约通道

  • *必填
  • *必填

预约须知:

1、网络预约,优先就诊;

2、提交预约后,5-10分钟内客服将会与您联系,确认预约详情,请耐心等候。

分享到:

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
发送
给朋友
分享到
朋友圈
分享到
手机QQ
知道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