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常人体骨骼含有大量钙盐,钙吸收X线量要比周围组织大30-40倍,因此,骨骼和周围组织有良好的天然对比。就骨骼本身结构而言,骨皮质、骨松质和骨髓腔密度不同,这样就形成了对比。X线摄片检查可解决多数骨关节病变诊断的需要。由于影象检查对 骨关节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特殊的效果,所以成为重要的检查手段之一。
骨关节系统影象检查方法包括透视、摄片、特殊造影、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(CT)、磁共振成象(MRI)和超声(US)等。
(一)透视 粗略的检查方法,不宜于观察骨与关节细微的改变,也不适用于观察头颅、脊椎等较厚部位。
(二) 摄片 是骨关节系统首选的、主要的检查方法,价廉又具有良 好的空间分辨率。一般是采取两个方位进行摄片,常用的是正位和侧位。 要选择好投照条件,使X线片呈现良好的黑白对比,显示骨结构、关节隙、 关节面、关节对位、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,这对于发现病变是十分重 要的。必要时辅以斜位片或切线位片。应用滤线器、X线放大摄影和体层 摄影等可以重点解决普通X线片不能确定的问题,如明确死骨片、早期破 坏区和破坏范围,以及相重结构等。X线放大摄影还可以观察骨结构的微 细改变,如观察骨膜下吸收,轻度的骨侵蚀等改变。摄片检查是诊断骨骼 病变的主要手段之一,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度。X线平片可作为治疗 后追查的基础片,是判断疗效的重要资料。
(三) 特殊造影 由于关节周围结构如关节囊和肌腱韧带,关节内半 月板,椎间盘的髓核、骨和软组织内血管等结构对于X线的吸收和邻近软 组织相近,缺乏天然的对比,需要注入造影剂增加对比度使其显示。特殊 造影包括关节造影、四肢血管造影、骨髓静脉造影和骨膜外充气造影等。 关节造影应用较多,它包括单对比和双对比造影,可清晰显示关节内结构、 关节游离体和滑膜囊肿等。
(四) 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(CT) CT有它独特的优点,分辨组织 密度差异的能力比普通X线检查要敏感10-25倍,利用窗位窗宽的选择可 得到良好的对比,亦可应用静脉内注射造影剂作增强扫描来观察骨和软组 织结构。一般用轴位扫描能良好地显示骨和软组织的解剖结构和病变,矢 状位冠状位的图象重建有助于空间关系的观察。CT能较好地显示骨内、骨 外、骨髓腔和关节周围结构,这就有易于发现病变,确定病变位置和大小 了,了解病变与邻近组织的解剖空间关系。CT可发现普通X线检查难以 发现的病变,对确定病变性质亦有一定的帮助。CT 的对比分辨率优于普 通X线检查,但其空间分辨率稍差于普通X检查,因此,CT决不能代替 现用的X线检查方法。只有两者相互补充,才能提高病变的发现率和诊断 的正确性。目前CT已较广泛地应用于骨关节病变、骨密度测量等,还可 在CT导引下作骨活检。
(五) 磁共振成象(MRI) MRI是一种无创伤性的安全检查方法。 磁共振是磁场内核能量吸收和发射产生的一种现象。磁共振成象依赖于能 影响组织化学特性的内在组织参数,尤其是人体组织内的氢原子,这是磁 共振成象的基础。每一组织具有特定的信号强度,此取决于组织内的氢原 子数目和两个物理参数,即T1(纵向驰豫时间或自旋-晶格驰豫时间)和T2 (横向驰豫时间或自旋-自旋驰豫时间)。常规应用自旋-回波技术,主要的 是T1,T2加权象,它影响组织的对比。肌肉骨骼组织成分特适于作MRI 检查,如骨髓组织于T1加权象呈高信号强度,T2加权象呈中信号强度; 皮质骨于T1、T2加权象都呈低信号强度。MRI除具有高度对比分辨率外, 亦提高病理过程的敏感度(包括信号特点和形态学的改变),因此,MRI 特适宜于判断软骨、韧带和骨髓组织,这是普通X线检查和CT不及之处。 MRI正逐渐推广应用于骨关节病变的诊断。
(六) 超声(US) 超声适宜于判断软组织结构,尤其是含水分的软 组织。对表浅病变判断较深在病变容易。US诊断水平与操作者的手法技术 有着密切的关系,手法可影响到确定和检出关节渗液、肌腱、韧带和骨骼 肌病变。超声的"实时"图象可观察关节的屈曲、伸展等功能情况。有的 作者认为US对判断骨关节炎的关节软骨的轻微改变亦有帮助。
编辑: Angel 来源:镇江风景在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