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五十肩”、“鼠标肘”、“老寒腿”……这些关节疾病在生活中越来越常见,关节疾病已经成为“21世纪人类最大的杀手”。统计数据显示,全世界13.4%的人口患有各种关节疾病,而我国关节病患者估计有1亿以上。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,患有关节疾病的患者的比例已达80%,换句话说,每10个老年人中,就有8个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疾病。
世界卫生组织(WHO)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展开“骨与关节十年(2000~2010年)”活动,以唤起人们对关节疾病的广泛关注,消除关节疾病给人类带来的痛苦。
你的关节能预报气象吗?
不需要天气预报告诉你天气变化了,只要问问那些"老寒腿"们,他们可比气象局都来得准。
气压大幅下降常常是风暴接近的征兆,如果你有骨头或关节方面的伤害,它也会随着气压的波动,增加你骨头或关节的痛苦,告知你天气开始变化了。
医生现在尚不清楚了解气压的变化为什么会导致身体的疼痛,但根据美国大学整形外科的理论说明,关节组织周围的神经对气压的变化极为敏感。
多数人很难了解气压的变化,但当你关节受到伤害时,便如同气象局是设置在你身体内一样,你会清晰地感受到气压的变动。
有风湿性关节炎或痛风的人,只要症状一发作,痛起来实在是苦不堪言,不但行走困难,而且关节会肿会痛,活动不灵活,甚至一阵风吹过,都会觉得毛发竖立,疼痛难忍。
那么,在日常保健上,该注意些什么,来避免这种疼痛呢?
1、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生冷、油腻之物;
2、避免高脂:脂肪在体内氧化过程中,能产生酮体,而过多的酮体,对关节有较强的刺激作用,所以,患者不宜多吃高脂肪类食物,炒菜、烧汤也宜少放油,可用凉拌、清蒸等烹调方式。
3、避免高汤:热乎乎的火锅、各类补汤,经过长时间炖煮,汤汁里都带着大量普林,而且热量不低,使关节症状加重。
4、避免海产:海带、海参、海鱼、海虾等,因其中含有尿酸,吸收后,能在关节中形成尿酸盐结晶,使关节症状加重。
5、避免过酸:如花生、白酒、白糖以及鸡、鸭、鱼、肉、蛋等酸性食物摄入过多,超过体内正常的酸碱度值,则会使体内酸碱度值一过性偏高,使乳酸分泌增多,且消耗体内一定量的钙、镁等离子,而加重症状。
6、避免酒精:酒精本身就会影响尿酸代谢。
7、避免过咸:如咸菜、咸鱼等,会使体内钠离子增多,而加重患者症状。
8、多喝水,以帮助尿酸结晶早日排出。
9、多吃青菜、水果可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、微量元素和纤维素的需求,同时具有改善新陈代谢的功能,可起到清热解毒、消肿止痛作用,从而缓解局部的红肿热痛症状。
10、晚上洗脚,热水应能浸至踝关节以上,时间在15分钟左右,以促使下肢血液流畅,来缓和疼痛。
11、戒烟:烟会增加病情的危险性,若需要手术的人,也会使手术后的康复延后。
12、运动:除非是疼痛到举步维艰,不然建议试试让你的生活"动"起来,因因为静止不动的生活形态会减弱你的肌肉,会使疼痛更加恶化。
13、汗出较多者,要用干毛巾擦干,衣服被褥被汗弄湿后应及时更换、洗晒,避免受凉受湿。
14、补充营养保健品:"葡萄糖胺"是人体可以自行合成的软骨重要成分之一,只是随年龄增长,身体制造葡萄糖胺不敷使用,这些补充由蟹壳、虾壳萃取出类似人体软骨成分的葡萄糖胺制品,可以帮助修复损伤软骨,减轻软骨疼痛。
15、放松心情:心情紧张、精神紧张、肌肉过劳、或日常生活的错误姿势或动作等,都易激发旧患,出现疼痛。
患骨关节炎女性65%由肥胖引起
有人说肥胖百害,唯有一利,那就是肥胖者骨质疏松比较轻。此话有一定道理,但只看到了问题的一方面,从另一方面来看,肥胖也会引起骨关节疾病。
肥胖可能引起骨关节疾病主要有三种:骨性关节炎、糖尿病性骨关节病和痛风性骨关节病。其中发生最多、危害最大的是骨性关节炎。骨性关节炎多发生在可活动的关节,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。它的表现包括关节面软骨的退化与磨损,以及关节面上的骨刺和骨囊肿的形成等等。肥胖是骨性关节炎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且比其他危险因素容易去除,所以说减肥有利于骨性关节炎的预防。肥胖引起的骨性关节炎主要影响到膝关节,其次可影响髋关节及手指关节等。
骨性关节炎在肥胖妇女中比肥胖泌尿外科中发生率要高。对一组中年妇女的研究表明,肥胖者患双膝骨性关节炎的危险性比普通妇女高18倍之多!而患有骨性关节炎的中年妇女中,65%可能由肥胖引起。肥胖引起骨性关节炎的机制还未最后搞清,目前认为可能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:
●肥胖加重了关节面的负担,使得关节结构加速磨损、老化,引起变形性关节炎。
●肥胖可通过其他代谢并发症间接影响关节,如糖耐量异常、脂质异常症等等。
●肥胖者往往饮食不合理,也会影响到关节。譬如高脂肪摄入不但可引起肥胖,而且可以对骨、软骨及关节结构造成不良影响。
十年减肥五公斤发病危险降50%
骨性关节炎是引起残疾的最主要原因。有些患者因为关节疾病非常严重,不得不动手术换上人造膝关节或人造髋关节,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为骨性关节炎。所以,肥胖对骨关节的危害应该得到特殊重视。减肥是否能改善已经出现的骨性关节炎,目前还不能肯定;然而减肥肯定可以预防骨性关节炎的发生。有一项研究表明,十年内减肥5公斤,可以使骨性关节炎的发病危险降低50%。
运动的基础——关节
我们行走、坐立、吃饭、穿衣等一举一动,如此灵活自如、随心所欲,都是许多骨骼和肌肉协调运动的结果。那么,它们是怎样连接在一起,进而使人体显得这样运动自如呢?原来在骨头与骨头之间,有一个特别的装置,叫做关节,是它把骨头相互连接在一起,并使人能运动自如,使其动作协调和优美。
关节的主要功能是运动,它们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,运动范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。每个关节的活动范围常受人的年龄、性别、胖瘦和锻炼情况的影响。
关节要运动,也需要稳定,这一矛盾,通过关节特殊的结构得到完美的统一。稳定性好的关节,活动性就受到一定限制;活动性大的关节,稳定性又受到一定影响。如:脊柱的主要作用是支持体重和保护脊髓,因此,脊柱关节的稳定性大而活动性小;而上肢的主要作用是活动,因此,上肢关节的活动性大而稳定性小。
我的关节怎么啦?
年轻人常在剧烈运动时扭伤关节,而中老年人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现关节出现不适,此时关节疼痛、肿胀、活动受限、僵硬是常见症状,部分病人还可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,一般统称为关节病。指的是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结构受累为主的一组疾病,多数关节病不会影响生命,但却会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,是导致残疾的主要因素。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口结构的老龄化,关节病的总数明显增加。
关节出现症状时应当及时就诊,以免进一步加重损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