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巫同源,相信这一说法还是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,但是随着文明的进步、古代医学的形成和医药知识的传播,巫医的欺骗性和巫术的无效性日益暴露,生病求巫也就渐渐成了愚昧无知的表现。巫医和巫术伴随着人类的起源而产生,早在殷商时期,就有对巫医治疗、占扑等相关的文献记载。深圳五洲中西医结合医院名中医馆中医医生郭广臣教授介绍说:在《中名中医学史》一书中,就有这样阐述:“中名中医学的演进,始而巫,继而巫医混合,再进而巫和医分离。以巫术治病,为世界各民族在文化低级时代的普遍现象。”中国在明代以前,就已经存在巫与医二者并存和摒弃巫医这两种观点了。
西周时期,巫医在宫廷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。根据《周礼》记载:司巫掌群巫之政令,大祝掌六祝之辞。到秦汉时期,神仙妖巫的影响达到**,皇帝为了自己长生不老,一方面重用巫医,一方面又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汛期前仙药。隋唐时期,巫医的影响虽不及秦汉之盛,但在宫廷之中仍占有一席之地,并和医学共同发展。到了宋朝,巫术活动较唐代及之前就慢慢减少,尤其是在上层社会中,巫术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,但民间信巫不信医的现象却还是比较明显的。
虽然巫医也有其积极的一面,在推进医学的发展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,但是其欺骗性和无效性日益暴露,曾被春秋医生扁鹊把“信巫不信医”归为疾病“不治”的六大原因之一,进而痛加指责。在《吕氏春秋》中,有人视巫医如“毒药”,曾主张将其“逐除治之”,但却一直没有得到政府和民间的重视。发展到宋末,由于统治者对医学的重视,并认识到了巫医的危害,便出现了大规模的禁巫运动,当时有关巫医的禁约就达到十几条之多。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,取得的成果却是相对有限的。
千百年来,由于统治者对巫医的重视和对鬼神的敬畏,导致了科学的医药观念无法在民间普及。即便是宋朝政府大力禁巫兴医,但在短时间内,医药知识的普及还是无法跟巫医的力量抗衡,民间迷信观念依然顽固。特别是在传染病蔓延的时候,大量的民众死于疾病之中,无医可求、无药可医,人们只能祈求巫医。巫师们在行巫术的同事,也积极吸收和运用民间关于鉴别、采集、制备药物的知识和治疗经验。于是医学的真实内容被巫术所掩盖,人们服药获愈,反误以为是巫医法术灵验,医药的成果反而成了巫师施法的手段。这就导致了巫医的队伍越来越庞大的结果。
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,和前人理论体系的完善,医学的发展在明代进入了历**的黄金时期。当时医学能够如此迅速的发展,与明政府对巫医的严厉制裁是分不开的。明太祖朱元璋、成祖朱棣都不相信巫医的所谓神仙巫术,“颇闻公侯中有好神仙者,悉召之,谕之曰:‘神仙之术,以长生为说,而又谬为不死之药以欺人,故前代帝王及大臣多好之,然卒无验。且有服药以丧其身者,盖由富贵之极,科以长生,何故四海之内,千百年间曾无一人得其术而久往于世者。若为神仙混物,非凡人所能识此,乃欺世之言,切不可信。人能惩忿室欲,养以中和,自可延年有善,足称名垂不朽,虽死犹生,何必枯坐服药,以求不死,况万无此理,当痛绝之’”
明朝是一个**专制主义的政体,统治者的态度和意愿决定了整个政策的走向,直到明朝灭亡,每一任皇帝都基本继承了明初对巫医的批评与打压,并制定了系列的政策措施,对巫医巫术进行制裁与批判。
然而,由于巫医在民间有一定的市场,老百姓的封建迷信观念不会在短时间内有太大的变化,所以明政府意识到,将禁巫与兴医结合,大力宣传、普及医药知识,使人们真正了解医药的作用,认识巫医的荒谬及危害,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。为加强人民正确的医药观念,明政府大力发展地方医学教育。此时确立的医学教育发展方针很好的将巫医排除出医学发展的轨道。
我们看出,明代对巫医的批判是相当成功的,其大规模禁巫措施将中国古代抵制巫医的运动推向了新的阶段。为当今的反迷信、反邪教的斗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。
从巫医难以去除的原因我们看出,科学存在尚不能解决的问题,而这些领域,就是巫医迷信存在的场所。战胜愚昧迷信,要靠科学的发展。而治疗疾病,战胜巫术,破除迷信,更要靠中医学的不断发展与良好的传承。
预约须知:
1、网络预约,优先就诊;
2、提交预约后,5-10分钟内客服将会与您联系,确认预约详情,请耐心等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