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住深圳南山的廖女士,自生育以后明显怕冷怕风出汗,手脚较为明显,对气候转凉特别敏感,腰背部有冷水浇的感觉;大便稀薄,受寒后易腹泻,劳累后浮肿,月经量减少了,性欲也减退了。
深圳五洲中西医结合医院专家解答:廖女士是典型的阳虚体质,偏于卫阳不足型。对于她这种情况,我们可以用桂枝汤(桂枝10克,白芍10克,生姜10克,红枣10克,炙甘草6克)调和营卫,交通阴阳;再加上玉屏风散(黄芪30克,白术15克,防风10克)益气固表。
那么,阳虚的人什么时候补阳最合适呢?
㈠阳虚体质的人怕寒,比较容易受风和寒的侵袭,锻炼时应注意保暖避寒。阳虚体质者要选择暖和的天气,进行户外运动锻炼,不宜在阴冷天气或潮湿之处锻炼身体,比如在水中游泳易受寒气和湿气,一般就不太适合阳虚体质的人。
根据中医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的观点,阳虚体质的人锻炼时间**选择春夏,一天中又以阳光充足的上午为**时机,其他时间锻炼则应当在室内进行。冬季要避寒就温,春夏要注意培补阳气,做到“无厌于日”,即在春夏季多晒太阳,每次不得少于30分钟。
此外,每天早晨用冷水洗脸,也可使机体抵御寒冷的能力逐渐增强。对于年老及体弱之人,夏季不要在外露宿,不要让电扇直吹。运动量不能过大,尤其注意不可大量出汗,以防汗出伤阳。中国传统体育中的一些功法、适当的短距离跑和跳跃运动,如跳绳等,可以振奋阳气,促进阳气的生发和流通。
 
㈡当归生姜羊肉汤补阳气。对于卫阳不足的,用当归生姜羊肉汤,这是我国中医四大经典《金匮要略》里面记载的,由汉代医圣张仲景创制,它有温中散寒的作用,温暖我们的机体,补充我们身体的阳气。同时,驱除寒气,还可以补血,特别适合冬天食用。
羊肉性温热,补气滋阴,暖中补虚,开胃健力,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被称为补元阳益血气的温热补品。可以取当归20克,生姜30克,羊肉500克,当归、生姜冲洗干净以后,用清水浸软,切成一片一片的,羊肉呢,把筋膜剔了,放入开水锅中微微烫一下,除去血水以后捞出来,也是切片。然后把当归、生姜、羊肉放入砂锅中,加入清水、料酒、食盐,旺火烧沸后撇去浮沫,再改用小火炖至羊肉熟烂就可以了。这是非常好的也是非常适合阳虚体质的人食用的一道菜。
㈢附子粥,可以温中散寒。对于中焦虚寒的人,可用附子粥。附子粥是来源于《圣惠方》的一个药膳。附子始载于《神农本草经》,主要产于四川、湖北、湖南等地。附子粥主要以附子达到温里散寒、止痛,炮姜温中散寒、止泻的作用,用于里寒腹痛、腹泻、大便稀的情况。
附子温里散寒的作用比较强,但我们知道附子有毒,会因为炮制或煎法不当,或用量过大,而引起中毒。中毒主要表现为口腔灼热,发麻(从指头开始渐达全身),流涎,恶心,可能呕吐,疲倦,呼吸困难,瞳孔散大,脉搏不规则(弱而缓),皮肤冷而黏,面色发白。所以,用量不能多。
一般用制附子10克,要先水煮一小时,再加炮姜15克,粳米100克加水煮粥。也可以附子药量减半,煎水取汁,再用汁和粳米一起煮粥,或用附子和羊肉一起煨汤等。
预约须知:
1、网络预约,优先就诊;
2、提交预约后,5-10分钟内客服将会与您联系,确认预约详情,请耐心等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