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生,民间有“春捂秋冻”的说法,但是这个养生原则对于部分人来说并不太合适,尤其是老人家和小孩,他们不仅“秋冻”不适合,反倒还要注意保暖。
秋意渐浓,趁着现在还只是初秋,这些保暖养生小措施,值得用起来。
适时添衣
秋季衣物需要厚薄搭配,以保暖为主,“不穿单衣”也是寒露养生的重要一点。
折露过后,早晚渐凉,老人、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朋友要注意防寒保暖,逐渐增添衣服。有研究指了出,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,感冒病毒的致病能力增强。当环境气温降低后,人体上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就会下降,因此,为了及时预防感冒,要适时更衣。秋季衣物需要厚薄搭配,以保暖为主。
足部保暖
常言道:“寒露脚不露”,寒露(10月8日)过后,气温逐渐降低,不宜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,同时夏季的凉鞋基本可以收起来,以防“寒从足生”。
从养生理论看,脚离人体的心脏最远,因此,足部血液循环差,再加上脚的脂肪层薄,保温性能差,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响。如果脚部受凉,会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,纤毛运动减弱,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,伤风感冒、扁桃体炎、气管炎等病就会容易发生。
保暖足部,白天穿运动鞋、布穿,晚上可用热水泡脚,使足部的血管扩张、血流加快。
适当养胃
秋天气温渐渐变凉,而胃肠道对于寒冷刺激非常敏感,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或使原有的胃病更加严重。进入秋天后,尤其是晚秋时,养生要特别注意养护好自己的胃部,饮食要温热、夜间睡觉用薄被子盖腹部和足部。
养阴防燥
秋天天气干燥,昼热夜凉。许多人会出现咽干、鼻燥、皮肤干燥等,秋季注意养阴,可减少这些不适症状。调整饮食就是简单有效的养阴方法。
在饮食上少吃辛辣刺激、香燥、熏烤等食品,可多吃些菱角、马蹄、芡实、莲藕等。这些都是水生植物,不但口感清爽,而且都有养阴滋阴的本领。因此,初秋吃好水下三宝,可滋养身体,清火祛燥。
在经历了高温、炎热的夏天后,天气转凉,此时别贪凉、也别轻率,保暖做得好,秋天就少受伤风感冒、呼吸道疾病、胃肠病的折磨。
胃肠病医生推荐
郭广臣 主任医师
出身中医世家,至今从医50余年,市民亲切称为郭老。
擅长中医调理胃溃疡、胃炎、结肠炎等胃肠病,对长期失眠、咽炎、上呼吸道感染、各类癌症术后及放化疗后虚弱、多脏腑功能衰退的调理以及小儿厌食、腹泻、积滞、咳嗽等方面疾病的诊治也有独到之处。
预约须知:
1、网络预约,优先就诊;
2、提交预约后,5-10分钟内客服将会与您联系,确认预约详情,请耐心等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