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季到了,有些人觉得穿着薄的衣服在稍凉爽的气温里呆一下,有助于冬天抵抗严寒。这个做法在中医养生里也有,其实就是“春捂秋冻”中的“秋冻”。但是如果只是一味的冻着不添衣,就适得其反容易感冒,不利于身体健康。那么怎么做才正确?
秋冻要注意冻的部位
秋冻也有讲究,稍不注意就会给身体带来损害,所以秋冻要注意哪些部位可以冻,哪些部位需要保暖,否则将引起不良后果。首先,秋季头部不宜受凉,尤其不宜晨起洗头,这样易受风寒。同时,颈部也要注意保暖,否则颈部血管收缩,不利于脑部供血,还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。并且,腹部保暖至关重要,因为肚脐皮下没有脂肪,紧邻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,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,容易被寒邪侵袭。肚脐一旦受凉,腹痛腹泻在所难免。若长期受凉,泌尿系统疾病也容易找上门来。此外,关节应格外注意,若在阴冷、潮湿的天气着裙装,腿部会因风寒的袭击而出现发凉麻木、酸痛不适等症状,久而久之会引起慢性风湿性关节炎。最后,脚部保暖保健康,因为脚是人体各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,所以人们常说“脚冷,则冷全身”。全身若冷,病邪就有可能乘虚而入。
秋冻要适当
秋天到来后,气温会稍有下降,但是不要过早穿上棉衣。这是因为过早保暖,机体对寒冷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,使得人体对寒冷的调节能力下降,真正到了严寒时节更加容易染上疾病。但是,这并不是说秋季一味的不增加厚衣服,一般当户外早晚气温降低到10℃左右时,就应该结束秋冻了,否则不但不能预防疾病,还容易惹病上身。
不适合秋冻的人
平常“轻易气短、爱喘大气、手脚冰凉、脾胃不好总腹泻”的气虚、阳虚体质、自我体温调节功能减退的体质虚弱等人群,不太适合秋冻。抵抗能力较弱的人群,特别是老人和孩子,遇冷抵抗力下降,御寒能力减弱,身体会很快发生不良反应,诱发急性支气管炎、肺炎等疾病,应注意气温变化而添加衣服。此外,有慢性疾病的病人不宜进行秋冻,尤其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、支气管哮喘、冠心病、高血压者。寒冷刺激会使支气管和血管痉挛收缩,导致患者旧病复发,出现哮喘、心绞痛、心肌梗塞和中风等事件的发生。
预约须知:
1、网络预约,优先就诊;
2、提交预约后,5-10分钟内客服将会与您联系,确认预约详情,请耐心等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