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认为,"肾主骨、生髓",髓居骨中,骨赖髓以充养。所以,本病的发生以肾精亏虚为本,另外还与邪侵、损伤等有关系。
一、年老肾虚 中年以后,肝血肾精渐亏,气血不足,致筋骨失养,形体疲极而易发本病。
二、外邪侵袭 肾虚者,易受外邪侵袭,致经络、筋骨、关节痹阻不通,造成关节周围组织疼痛。而肥胖人关节疼痛则多为风湿与痰饮流注经络,致局部气血凝滞,络脉受阻,不通则痛。久痛入络、入骨,骨失濡养,日久则骨痿渐生,且与风、寒、湿、痰并存。
三、劳损过度 因长期姿势不良,过度负重用力,劳损日久,致气血不和,经脉受阻,筋骨失养更甚,伤及筋骨,累及肝肾,使病变加重。
本病可概括为正虚、邪实二方面。正虚为发病的内在因素,邪实则为发病的主要病机。
四、骨节外伤 腰部扭伤或膝、踝部挫伤后治疗或休息不当,均可引起本病,或加速退行性病变的进程。
西医分为:
一、原发性骨关节病。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关节、软骨与骨的退行性疾病。多见于中老年人,无全身症状。受累关节为明显负重关节和多动关节,为单关节或少数关节,如颈椎、脊柱、腰椎、髋、膝等关节。
二、继发性骨关节病。由明确存在的疾病导致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。常继发于:
1、遗传:受复合隐性常染色体基因控制,如先天性骶椎裂。
2、肥胖:超重可增加关节的压力。
3、创伤:长期机械性刺激可导致关节创伤。
4、劳损过度:长期姿势不良,过度负重或用力。
5、炎症:如股骨头坏死、类风湿性关节炎、强直性脊柱炎。
6、地方病:如氟骨病。